禱告要能觸摸感動耶穌,感覺上十分困難,我們連周圍的人都感動不了,更何況這位萬王之王,萬主之主!但是聖經記載一些觸動耶穌的禱告,都是一些無力,看起來沒什麼的禱告。
馬利亞,耶穌的母親,做了一個「搞不清楚狀況」的禱告,耶穌的「時候還沒有到」,但是她要祂解決沒有酒的問題(約 2:1-11)。我們想我們的禱告一定要屬靈,一定要面面俱到,耶穌才會理會,可是即使我們的靈命不成熟,分不清時局,講話不得體,耶穌還是會垂聼而心動。
馬利亞,住在伯大尼,拉撒路的二姐,哭著來到耶穌的腳前,說的話和姐姐馬大一模一樣,「主啊,你若早在這裏,我兄弟必不死。」(約11:32)這個禱告,對我而言,裏面帶有悲傷(不剛強)、疑問(不信靠)、責怪(不接受)、抱怨(不讚美),但是卻使得耶穌哭了(同來的猶太人也在哭),耶穌在四福音書中只哭了兩次,另一次是為了耶路撒冷(路19:41)。要觸動耶穌的心,禱告只要真誠,只要我們對祂充滿愛意,即使軟弱,仍會打動祂。
馬利亞,抹大拉的「罪人」,哭著找耶穌,但是耶穌復活,身體不見了(約20:10-18)。彼得和約翰去空墳墓看了一下就回去,但是馬利亞她不肯離開那個墓園,她心裏只有一個渴慕,就是要知道她死去的主,身體被放到哪裏去了。她心裏這個無聲的請求,是如此的迫切,是如此的有震撼力,天使「必須」向她顯現, 最後,耶穌還來不及見父神,就「必須」回到地上向她顯現。禱告不在乎我們的言辭華美,慷慨激昂,甚至我們的過去如何聖潔,我們只要這一刻真誠的「要耶穌」,即使我們拙口笨舌,泣不成聲, 神會看到並獎賞我們心中每一個意念(林前4:5)。
小浪子落在極慘的光景裏面,他想回家,聖經上說他「相離甚遠」的時候,他父親就為了他「動了慈心」(路15:20)。許多的時候,我們的屬靈光景和成熟「相離甚遠」,或是我們的罪使我們覺得和神「相離甚遠」,但是,只要我們有願意的心肯起來,肯向著祂去,無論我們的禱告多麼軟弱,預備給父親的承諾根本是我們力不能勝的,都會叫祂動心。
在堪薩市禱告殿裏的人,禱告有時候很無力,Mike自己也承認有時禱告時心不在焉,Lou Engle也說自己傳講禁食禱告,但是他失敗的禁食比成功的多很多。我們當然不是要追求軟弱無力的禱告,但是,我們能就近到王的面前,向祂請求,實在不是因為我們的完全,或最近屬靈光景良好,而是祂喜悅我們,祂恩典的杖伸向我們(以斯帖5:2)。禱告的恩典是出於 神,我們之所以能禱告,之所以想禱告,都是因為聖靈的幫助,所以沒有好自誇的,而禱告的目的也不是證明自己多屬靈追求,而是要與那位愛我們的 神建立深厚的情誼。
神喜悅我,很高興我奔向祂,無論我的成熟度,無論我的屬靈光景如何,祂都要「看見、動了慈心、跑去、抱著頸項、連連親嘴」(路15:20),這樣一個認識讓我的心在軟弱、流浪時,會奔向祂而不是遠離祂。我禱告的時候,常常就是在求祂將祂的愛啓示給我,有時候也沒說什麼,就單單坐在祂面前呼叫祂的名字;當祂願意啓示一點點祂的愛給我的時候,我的心靈就大大的震動,我知道祂真的好喜悅我,他的喜悅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。然後,我會聽到祂說,我觸動祂的,比我感受到祂觸動我的,還要強上千倍萬倍,我每一個軟弱的禱告,不經意的看祂,都觸動祂,都奪祂的心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