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June 8, 2012

臺灣醫院,美國醫院

我其實很少住院,所以看法十分片面。但我的感覺是這樣,美國的醫生動作比較慢,很在乎你的感覺,臺灣的醫生動作很快,但是比較粗魯一點。這個和工作量有很大的關係,這裡的某個護士告訴我,她是晚班的,一個人要照顧12個病人,美國平均一個護士只要照顧4個病人,而且美國護士的地位比台灣的護士崇高多了。我在門診的時候,瞄到我主治大夫在他電腦上的門診行程,10 分鐘一個病人,好幾個小時,不知道中間有沒有休息,我插隊看病,還給他佔了快30分鐘。

星期二我一天做了兩個檢查,還動了一個小手術,8點腸鏡,9:30腸的X 光,1點作人工血管。在美國,就算是住院病患,也不會排的這麼密集吧。醫生說,因為我9:30還要照腸的X光鏡,所以8點的這個腸鏡呢,就不打很重的麻醉,我說沒關係,我在美國的朋友Andrea 告訴我台灣醫生的技術很好,照腸鏡不打麻醉也不會痛,所以我信心滿滿。沒想到,是我腸子比較小條,還是醫生技術欠佳,我的媽啊,轉彎的地方還真痛,有一個護士還一直唸我太緊張了,拍我大腿,叫我放鬆,捏我肚子,後來訪問我問題,最後還叫我唱歌,我唱了一句“有一位神”,完全走音,非常可怕,幸好腸鏡這個檢查不長。我的主治醫生那天早上看起來又很忙,做完腸鏡馬上跑人,護士還得追出去。真懷念美國的腸鏡檢查時做麻醉,完全沒有知覺,睡個覺起來就做完了,好像在渡假。但是台灣的護士卻説,痛才安全,才知道有沒有弄傷。

當然最慘的,就是做正子影像攝影之前,因為要照股盆腔那裏,得插尿管。難道這就是傳説中,失傳已久的滿清十大酷刑之一!護士竟然還暗示說,是不是美國回來的比較怕痛?我。。我。。我。。她看我反應比較劇烈,後來就找男醫生來插,那位醫生果然經驗比較老到,動作又快又狠,我慘叫了一聲,他已經插完了。我個人是覺得,我那慘痛的聲音絕不亞於電視上那些老牌演員被虐待時的慘叫,十分寫實逼真,醫院應該頒個金馬獎給我。

雖然在美國看病的經驗不多,但感覺上那裏的醫護人員非常重視你的隱私權,而在台灣,我想也是和我所做的檢查比較特別有關係,他們叫你脫,你就要脫,我一開始還想要求什麼,後來想想,還是治療比較重要啦。有一次在吃飯的時候,神突然提醒我,耶穌釘十字架的時候,也是光溜溜的,而且那個痛,豈又是滿清十大酷刑可以相比的。

雅歌五章,客西馬尼園的耶穌來找新婦,邀請她與祂一同背負十字架。我心目中十字架的苦,比這種苦英雄多了,應該是在宣教工場被逼迫什麼的,而不是在某某醫院裏面生病。但是神要我繼續做見證,不管是在美國,還是在臺灣,是在講臺上,還是在病床上,都要為祂作見證。如果能再來一次,我一定要好好睡覺,好好吃飯,好好愛我的家人,好好愛祂。這些不必要的痛,能省就省了吧!

2 comments:

  1. 哈哈,Jerry, 你写得好幽默轻松. 你会没事的啦.我外婆就是鼻炎癌晚期,那时医生诊断说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了,弄得全家人都很难过.哪知道我外婆是个天生的乐天派,她好像没事一样,吃得香睡得好,整天乐呵呵的,结果又健康地活了十几年. 乐观的情绪也是得医治的重要一环.加油,保持你的幽默和轻松,配合大家许多许多许多的祷告,你一定会痊愈的!

    ReplyDelete
  2. Jerry 你好棒 這麼難熬的經驗 都可以被你幽默的言語讓我既心疼又好笑
    你要好好加油 期待之後聽你分享這次特別的經歷 且不會再有下ㄧ次生病的機會了

    ReplyDele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