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March 17, 2015

瓦器中的寶貝

7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,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,不是出於我們。 8我們四面受敵,卻不被困住;心裡作難,卻不至失望; 9遭逼迫,卻不被丟棄;打倒了,卻不至死亡。 10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,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。 11因為我們這活著的人是常為耶穌被交於死地,使耶穌的生在我們這必死的身上顯明出來。 12這樣看來,死是在我們身上發動,生卻在你們身上發動。(林後4:7-12

去年這裡的中文密集課程請到 Justin Rizzo 來講道,他從一個敬拜主領的角色來講解這一段經文。他說,他一個星期要帶6場敬拜,上台帶敬拜時,有時總會遇到生活上不順利、心裡作難、不想上台、不想帶敬拜禱告的時候,這個時候他就得必須硬著頭皮上台,帶領禱告敬拜。但是很奇妙的,當他心裡痛苦,卻仍然帶領敬拜時,就會出現最多聖靈工作的時候,甚至有人事後會跑來告訴他那場敬拜有多好,他們的領受有多麼的多,連他自己在台上都能感到全場的屬靈氣氛很不同,當然也不是每一次都是這樣。

他說,當我們向己死的時候,這時候基督的生就會在我們裡面發動,生命和聖靈的工作都能夠藉著我們向己死,而從我們裡面流露出來;當他在帶敬拜的時候向己死,這時候聖靈的生就能在他裡面發動。這其實在生活中很常見,不只限於在帶領敬拜上面,另一個常見的例子是當孩子還是幾個月大的時候,那時的嬰兒十分無助,半夜常常會哭鬧,父母必須學會向己死,起來服事嬰兒喝奶、換尿布,這時候因著父母的向己死,生就在嬰兒的身上發動。

我讀到第11節的時候,看到「常」那個字,知道我們被交於死地,應該是很通常的事件,這不只說到我們被動的經歷到一些困難的環境,所以心裡作難,必須向己死;卻也包括了我們每一天主動地背起十字架,主動的選擇向己死,來成就基督的生。

我最近會為了一件事情覺得煩攪,會心裡去預設不同可能情形將發生,若是這些預設立場發生的話,我又該如何應對,該如何反應。我感到聖靈在提醒我,我要向己死,不要把這件事情抓在自己的手上,而要讓聖靈掌權,少去用邏輯揣測,而多禱告,多交託。所以,向己死,讓生在我裡面發動,所指的,不只是外面受苦艱難的環境而已(雖然這是保羅在這段的重點),也包括了我們裡面要選擇交託。

我要揀選神的道路,這是我每一天要做的刻意選擇,是和我的肉體相違背,所以不會自動發生的,我必須專注並堅持。但是同時,我也不是在選擇把痛苦浪漫化,好像受苦就是屬靈的,不敢領受任何的舒適或祝福。而是,我刻意選擇祂的道路高過我的道路,選擇祂的意念高過我的意念,選擇祂的國度和義,在我肉體舒服之前。當有人在我背後中傷我的時候,我選擇不反擊,但繼續支持那個人。

想像一下,父母選擇為孩子向己死的時候,那獎賞是如此的大,更何況當信徒選擇為耶穌向己的時候,那獎賞更是極大無比的。我們原本都只是瓦器,微不足道,但是當我們向己死的時候,我們會成為寶貝,因為聖靈能夠使超自然的能力在我們這些必朽壞的身體啟動出來,產生出極大的能力!


我曾經多次有這樣的經歷,我以為我要順服神、為神「犧牲」掉一些事情,結果神因為我的順服而賜給我的祝福,遠遠超過我的想像;那些神給我的祝福和我的犧牲比較起來,真的好像太平洋比較一滴水一樣。所以,求神給我力量來更多向己死,更多背起我的十字架,所以生能更多在我身上發動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