耶穌回答說:“馬大,馬大!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;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;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,是不能奪去的。” (路10:41-42)
有人問,如何分配服事的時間和家庭的時間?花很多時間服事好像還是不夠,常陪家人也覺得好像沒有少搔到癢處,好像無論怎麼安排,時間永遠不夠用。
最近我做了一個操練,還蠻有效的,花一些時間在 神面前禱告,然後做:
1.第一個練習(人生異象Life Visions):列出5位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(第一位是 神),在我在我人生的盡頭,我會希望他們5位會如何評斷我的一生,並列出5個我希望擁有的生命果實(像忠心,積極,耐心等等),並寫出這5個果實的簡短介紹。
2.第二個練習(人生目標Life Goals):在7方面列出3項長程目標(10年後)和3項短程目標(3個月、6個月內) - 靈修(禱告、讀經、敬拜、禁食等等)、人際關係(家庭、朋友、同事等等)、事業、服事、經濟、健康、休閒
3.第三個練習(施行方案Action Plans):把上面的21項長程目標和21項短程目標,變為實際行動
4.第四個練習(每週作息表Weekly Schedule):按招這些實際行動,定出一週的時間表。
我是一個不太喜歡拘束的人,假如不是做功課的話,我絕對不會一步一步的做這些練習,但是做完之後,我發現真的蠻有用的。
舉例1:我和孩子的關係中,有一項長遠的目標是在屬靈的方面,我能夠帶領他們,鼓勵他們追求 神,但是每個禮拜都很忙,根本就很少花時間委身在這一項,但是這一項對我來說,實在是太重要了,於是我把每週一段很簡短的家庭祭壇時間排了進去,做了幾個禮拜之後,就發現心裏踏實很多,和孩子去公園、玩遊戲的時間當然還是會有,不然家裏會暴動的,但是家庭祭壇這一項是排在作息表裏面,是跑不掉的,因為是「不可少」的。
舉例2:我服事的一個長遠方向是中國和台灣,我和秀君都有這樣的負擔,但是有時候服事起來,常常是走一步算一步,看 神在那裏開路,哪邊做的起來,就往那裏發展,這樣轉來轉去,也許有一天會踫到中國和台灣的服事,但是我發現, 神要我現在就為中國和台灣禱告,我對中國和台灣的服事不需要等到以後我們有門路去了,才開始尋求那一些是 神的帶領,現在就可以每週定出時間為此禱告,神會不斷地向我們啟示屬 祂的負擔和方向,這樣的禱告時間,以前從來沒有安排過。
舉例3:我的靈修生活從前以讀經,靈修筆記,和禱告為主,但是我檢討之後,我發現我沒有很實際的從我的靈修生活中,到達我的主要靈修目標,也就是越來越像 神,擁有 祂的性情;很多時候只是在交功課,所以我加入研讀介紹 神屬性的書籍,和為此默禱的時間,這也是其前沒有的。我現在才深刻的明白,追求 祂的性情(擁有祂的生命)和服事和讀經和代禱,這並不是同一件事。
這些事情禱告出來之後,我發現 神其實很希望能在我們生活的每一件事上,與我們同工,也巴不得我們能不斷的進步,所以來到 祂的面前求問 祂,他不會吝嗇的,我們做父母的都知道,若是我們的小孩凡事來詢問我們,又照著我們的話去做的話,他們不但不會浪費時間(雖然忙,但禱告決不會浪費時間),而且會節省很多的時間、麻煩、痛苦。同時我也發現,當我把我的人生方向和目的,用禱告的方式禱告出來,這結果跟我自己天然人憑空去想的很不一樣。禱告出來之後,這7項每一方面都可以顧全(我一個禮拜至少運動5次),知道「不可少」的事情是那一些,每一個「不可少」的行動都可以安排進去,當然,其他可以少的,就要很自律的管理,例如,準備一餐飯,加上和孩子吃飯,收拾碗筷的時間,不需要每一次都兩個小時,有時候吃簡單的三明治,和秀君輪流做飯,可以多出許多時間出來,好廚藝不是我的長遠目標;我們操練把吃飯當作是吸取養分,而不是一種餐餐換花樣的娛樂。還有multitasking也很重要:跑步的時候,也可以默想 神的屬性;禱告室的時間,也可以帶孩子參與。
不可少的真的只有一件,就是坐在 祂的腳前,聆聽祂對我們的心意。
thanks for the practical examples
ReplyDelete很棒的經驗分享!!這是我非常需要學習的!!
ReplyDelete